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2)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2)

作者头像
leoay
发布于 2020-06-03 06:57:45
发布于 2020-06-03 06:57:45
719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leoayleoay

leoay的第48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1),我们对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篇文章,我们跟着《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一起学习一下麦肯锡流笔记的使用方法。

解决问题的笔记主要有下面四个部分:

  1. 从收集到的信息之中找出“真正的问题=Issue”的笔记
  2. 针对真正的问题建立“这样做应该能够解决”的假设的笔记
  3. 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笔记
  4. 为了执行实际的解决方案对提案进行总结的笔记

可以看到,上面四种笔记其实就是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建立的,这就是麦肯锡流笔记法的精髓,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笔记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

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 ,需要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步骤选择不同的笔记方法。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收集信息时,常常选择“横线笔记”;寻找Issue和假设以及整理思路,使用“方格笔记”;实际制作资料时,使用“麦肯锡笔记”。

但是,不论用什么笔记法,其实最关键的是进行笔记思考,就是说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也要去思考,当前记录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这样的话,才能有比较好的笔记效果。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用笔记进行思考呢?其实,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 定义真正的问题

第二步:建立假设

第三步:验证假设

第四步:总结成果

如文章前面所述,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与解决问题的笔记法一一对应,如下面的概念图所示。

下面,就分别展开,详细讨论这四个笔记方法:

STEP1 用来找出真正问题的笔记

关键: 思考“Where” “Why” “How”

常用笔记:“横线笔记”+“方格笔记”

这一步骤主要用来找出真正的问题,其核心与关键就是通过资料和他人收集信息。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假如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往往很难发现问题真正的本质在哪里,因此就更难去解决问题。

本书作者刚开始在麦肯锡做商业分析师时,他的经理就经常对他说,“首先要读完和你的身高一样高的报告”。这一点也说明了,要找到真正的问题,就必须收集大量的信息。其实,这一点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适用的,大量涉猎现有资料,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建立什么样的假设会更有效果。

这样做的本质其实就是学习前辈们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掌握它,当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解决办法。

但是在收集信息时,我们也常常有下面的困惑:

1)“要收集什么信息,收集多少呢”

2)“要如何整理和理解收集到的信息”

3)“整理出来的信息要提取哪些部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将收集的信息按照“Where(问题所在)” “Why(原因)” “How(对策)”三种意义区分,这样我们就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相关的论点。

然后我们就可以将与这个论点相关的所有信息整理和连接起来,从中找出新的发现,修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建立假设。

STEP2 用来建立假设的笔记

关键:分组

常用笔记:“方格笔记”

当我们已经明确了问题,下面一步就是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假设。在这之前,我们也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依据“事实”,“解释”,“行动”。我们用麦肯锡常用的“空雨伞”为例说明这个分组的流程:

天空有乌云(事实)——> 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使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很容易建立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假设,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将不同的问题和信息放在一起。

在笔记上对“事实” “解释” “行动”进行分组时,可以在页面左侧的部分做一个标签用来帮助自己确认信息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最好用一条竖线对页面进行划分。

制作标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具体的语言来概括标签的内容,因为使用的表达越具体越简单,应该关注和解决的主题就越明确。

STEP3 用来验证假设的笔记

关键:事前在笔记上做好提问列表

常用笔记:横线笔记

既然,前面我们用笔记做出了对问题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所以这一部分我们就要通过笔记进行验证。在麦肯锡,这个时候,麦肯锡er们常常会使用“横线笔记”,将所见到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来。因为,当需要记录大量信息的时候,这种笔记用起来是最方便的。写到这儿,其实我感觉这种方法并不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我觉得当需要快速,及时记录大量信息的时候,使用手机来得更快,而且可以真正做到一字不漏。我们可以使用录音,拍照,摄像等功能,记录我们需要的信息。

这也是一点题外话,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也更多地是描述麦肯锡的员工们在很多年前的工作方式,可能与当前的事实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书中作者引出的话题,展开我们自己的思考,行动,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读书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将书中的知识塞进我们的脑子,而是发现更完整的自己。下面我们继续介绍书中这一部分的内容。

要想在现场更加有效地进行验证,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几个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那么在麦肯锡,这是一条法则,如果没有准备好问题的话,就不能展开调查,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麦肯锡对工作目的性与效率还是非常重视的。放眼现在大多数职场工作氛围,有多少做到这样呢?

这一小章节,书中接下来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举大量的例子说明在验证问题时,提问的重要性。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书中的例子了。我就简单说下大致意思:(1)验证问题时,一定要提问,而且要有效提问,问到问题的本质

(2)提问要层层递进,一步步深入,要通过一个问题,引出更多问题。

我觉得这种精神在哪儿都是利大于弊的,90%的人都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在提问的时候尽可能地接近本质,也许我们就领先于绝大多数人。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6-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leoay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1)
你好,朋友,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坚持阅读呢?我最近读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觉得很有价值,在此分享给大家,接下来我会写四篇文章分享一下我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leoay
2020/05/25
2.2K0
思考的技术
总第90篇 本篇来自于管理咨询大师大前研一书籍《思考的技术》中的部分摘录与整理,分享给你。 01|转换思路: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逻辑思考力不但能够让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能够让我们有一定的先见之明,其实所谓的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 1.1向麦肯锡学习逻辑思维 我们在职场、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会怎么做?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要怎么做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呢?但是大多数人又不知道为了解决问题该怎么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思考。 正常的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应该是,要解决已
张俊红
2018/04/11
6310
思考的技术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这篇文章不是关于金工-量投-机学的,为什么跨度这么大写这篇文章,原因是硬实力 (比如专业) 和软实力 (比如管理) 两手都要抓,而当你职位越来越高时,软实力也就越来越重要。光靠技术你很难搞过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再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内容) 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用户5753894
2019/07/08
1.5K0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康奈尔笔记法:从会做笔记到高效学习
“天才”“高手”和“学霸”这些佼佼者之所以与普通人有区别,正是因为他们在长时记忆中存储了大量的相关知识,从而做到了考试得高分、表现卓越。
yeedomliu
2023/11/27
1.2K0
康奈尔笔记法:从会做笔记到高效学习
麦肯锡思考问题之道
麦肯锡强调运用有组织的思考模式、依据事实基础、确认各项假设基调。虽然要有假设,但一定要找到有具体的数…
白凡
2018/08/07
4270
洋葱阅读法
在冥想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去关注,只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即可。尽管你思绪万千,但是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在乱想,你就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关注呼吸上来。像这样每天五分钟的简单练习,可以让你慢慢锻炼出专注力
yeedomliu
2022/04/28
6830
洋葱阅读法
好好思考
思维模型颠覆了学习和成长的基本单位,它不再以知识为单位,而是以各个学科的原理、规律作为知识管理、思考问题的基础
yeedomliu
2022/06/25
5040
好好思考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奥野宣之)介绍了一个关于整理笔记的方法:“一元笔记法”。该方法摒弃了将笔记进行分类整理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一元化的方案:不采用分类记录的方式,而是将所有分类的笔记按照时间顺序写到一起记录。
用户2932962
2018/08/30
2.3K0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读书笔记
麦思博思考问题之道
经理人是否高效,取决于他的思考方式。从麦肯锡的思维方式,你可以学会用更积极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摘要…
白凡
2018/08/07
3630
读《麦肯锡工作法》有感:4个步骤高效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工作不顺利”、“上级制定的KPI无法完成”、“上司不同意自己的提案”等等。
1480
2019/06/19
1.3K0
读《麦肯锡工作法》有感:4个步骤高效解决问题
思考的技术
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地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
yeedomliu
2022/12/03
3020
思考的技术
Deep reading and Deliberate practiceDeep reading and Deliberate practice12
13.jpg Deep reading and Deliberate practice 算是最近阅读博客和图书的一次总结 最近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穿插着再次阅读《暗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和《学习之道》,同时重点关注了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接触了读书方法中的主题阅读,发现这些人写的书和行动风格都有着相通的地方。 自己也是理科生,同时内心深处有着那么一点读书写字的小火星刺激着,为了强调思考和输出,写下这次总结以及反思之前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重点描述包括两个方面:1
谢伟
2018/06/06
5670
结构化思维
思维导图 第一章 初识思维 思维,是我们解读事实的起点,是产生行为的源头,是决定结果的根本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有意识的反映 思维是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最终形成认识的一种过程 图1-3 思考循环图 思维过程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思维惯性 做过销售的人,往往更在乎结果。因为他们在做销售的过程中,业绩、收入取决于销售结果,所以有销售经验的人做其他工作往往更加看重结果是否达成 查理·芒格说:“一个人只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
yeedomliu
2022/03/29
9060
结构化思维
方法论系列:用四个金字塔来说明金字塔原理
之前发表的一系列博客主要以技术原理及应用为主,很少发布“方法论”相关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些好的方法论的加持,可以让工作内容更顺利的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所使用的方法论也有所不同;接下来将总结下工作中常用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使用场景。
lizelu
2023/03/11
1.8K0
方法论系列:用四个金字塔来说明金字塔原理
产品经理最小技能指南之化繁为简的一页纸思考法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天新概念、新名词、新思想应接不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焦虑感,年轻人焦虑未来、父母焦虑小孩、小孩焦虑考试。这人群中,创业者和企业家人群尤为焦虑。作为一个创业者,我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源于外界和内心两方面。
mixlab
2018/10/09
7710
产品经理最小技能指南之化繁为简的一页纸思考法
写作即思考:工程师如何用技术文档完成逻辑的『认知复利』
在程序员的世界里,人们常说“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但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Code is cheap, show me the prompt”正悄然改写规则。技术文档写作,这一传统上被视为“苦差事”的能力,反而成为区分工程师专业素养的分水岭——它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锤炼逻辑思维、提升表达能力的绝佳途径。
用户2755790
2025/04/08
850
基于 Obsidian 的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实践
我的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实践 TLDR 太长不读版本: 1️、第一步:必须用自己的话写笔记卡片,以确保你将来能够理解。 2️、第二步:无论何时添加新笔记,主动查找可链接到的已有笔记。 3️、第三步:通过添加新记录并联系起来,延续这一系列的连续思考。 4️、第四步:使用 Anki 间隔重复加深记忆,主动由大脑触发远程联想。 ---- 外文阅读体验.jpg 德国社会学家 Niklas Luhmann 卢曼使用 Zettelkasten 记笔记方法写了 70 多本书和 400 多篇学术
JimmyLv_吕靖
2020/06/05
7K0
价值探索环
现在的市场变化很快,当花大量时间将产品功能全部开发完成后,产品常会因为潜在用户对原型的理解偏差,或者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当初的设计不再适应市场需求。事实上,这反映了产品或服务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假设。
新亮
2022/12/05
3040
价值探索环
如何修炼靠谱的工作基本功(2): 逻辑思考技巧
首先学习的技能是逻辑树、结构化思维、问题解决法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或问题解决的顺序方法。 逻辑树的四个益处:
产品言语
2022/06/02
2420
高效学习的 36 种思维
2008 年,我正在读研究生,再过一年即将毕业,那时实践能力比较弱,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IT阅读排行榜
2019/11/22
6820
高效学习的 36 种思维
相关推荐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1)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