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里安装步骤搭建小程序服务的时候,走到http服务搭建完,运行ip:8765端口的时候,页面找不到是什么问题?
在面对强大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时,个人信息安全确实变得非常非常脆弱。
比如,最常见的情景,下载一个新的app,比如动态壁纸,或者便捷手电筒等,在安装时都会提示请求一大推权限,像手机通讯录,位置信息等,看得我一脸懵逼:???你们要这些干嘛?
你说点外卖app要我位置权限可以理解,社交app要我通讯录我也能理解,可是你们???
一怒之下,我卸载了这个app,然后去查找有关信息,为什么他们都请求这么多权限。最好的一种情况,是因为该app的程序员比较懒,就一次性请求全部权限,也方便以后app功能的扩展,唔,这样的话我还能接受。最坏的一种情况,就是他通过这些权限,不断收集你的信息,然后打包卖给不法商人。这些数据流向哪呢,好一点的就是用来向你推销各种产品,最糟的是被不法分子用来诈骗,有了这些信息,骗子就能绘声绘色地对你父母说:你家孩子出车祸了。
细思极恐啊兄弟们。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技术其实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必然成果。把钱放到银行安全还是藏在枕头底下安全?通盘考虑,肯定还是前者;为了个人的隐私安全,从此不用移动支付,不点网络外卖,不用网络专车?这大概也没几个人能做得到。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安装app时不像以前那样直接同意,而是多看一下,有些权限无关的就拒绝了。
保护隐私,从自己做起。
这么和你说吧,我舍友,某晚看电视剧看到凌晨4点,然后第二天感冒了,而且,老是想上厕所.......
然后嘛,他搜了一下“为什么会尿频尿急?”,发现这很不正常,赶紧去校医院看病了。
回来之后,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突然接到个电话,电话问他是不是尿频尿急,很可能是尿道感染了,最好来他们医院看看。
然后我们一脸懵逼,这隐私泄漏得也太快了吧!这信息收集能力也太强了吧!不知道是搜索引擎收集的还是其他app收集的,但这企业也无良了吧!
个人用户确实无能为力,但可以从国家立法方面来保护我们的隐私,防止企业滥用。
2015年12月15日,欧盟执行委员会曾通过一份《一般数据保护条例》,被认为是目前国家上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法律。尤其是巨额的惩罚上限:对于不太严重的违法,罚款上限是一千万欧元或前一年全球营业收入的2%(两值中取大者);对于严重的违法,罚款上限是两千万欧元或前一年全球营业收入的4%(两值中取大者),让很多科技型企业望而却步,也让不少国际互联网巨头吃了亏。
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现在好像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立法和实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