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欧洲“快时尚之母”:ZARA的老乡,在中国线下最后一家店也倒闭了

2023年4月据相关报道称,西班牙快时尚品牌MANGO在华最后一家店也正式关闭,目前只保留线上渠道。说到“快时尚”一词,国内多数消费首先会想到ZARA。但比ZARA还要“快”来到中国市场的是MANGO,该品牌曾经受到一众女性消费群体的喜爱。

公开的信息显示:MANGO品牌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创于西班牙,创始人Isak Andic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涉足服装行业,他意识到年轻人对于时尚服装的需求,于是决定创办属于自己的品牌。MANGO品牌最早在巴塞罗那市中心开设了第一家店铺,销售面向年轻女性的时尚服装,开端走的是休闲的路线,同时也坚持高品质、低价位的定位。由于其独特的定位和高品质的设计,品牌迅速走红并快速扩张。到了90年代初期,品牌在西班牙时尚圈已经小有名气,门店数量超过100家。紧接着到法国、德国和英国等不同的欧洲市场开设门店,大力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

MANGO大部分服装饰品均符合现代女性的品味需求而设计。主要商品系列分四个主题:Suit上班系列、Basic基本系列、Casual休闲系列以及Jeans牛仔系列。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越来越好的同时,MANGO开始把目光瞄向了中国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均有分店,在华门店一度达到200家。然而,近年MANGO的门店一关再关,今年将关闭中国线下最后一家门店,未来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欧美和印度市场。

据了解,MANGO全球门店数量超过2500家,欧洲占六成以上,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只贡献品牌总营收1%。在欧美市场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其较为明确的定位和品牌形象。MANGO的设计风格简洁、时尚,符合欧美消费者的审美和生活方式。而在中国市场,MANGO在产品设计上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区别,仍然保持着欧美市场的风格,却没有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和文化背景。品牌高价产品消费者不愿买单,而低价位的产品也无法与其他快时尚品牌形成竞争优势。

市场分析师认为:MANGO在华的目标消费群体并不明确,既想在高端市场上竞争,又想在中低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导致品牌形象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有限,并不具备足够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在欧洲市场上,MANGO采用了“快速时尚”的模式,定期推出新款式的时装,但在中国市场上,主流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稳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线,而不是一时的潮流。品牌并没有深耕市场,也没有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MANGO在华的失败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在中国市场上继续留下,需要重新审视定位和销售策略,进一步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以及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至于会不会重新在中国市场上开店,MANGO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一切要等官方通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421A08EY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