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民日报崔斌:预制菜行业现状及宏观环境分析

人民日报崔斌:预制菜行业现状及宏观环境分析

预制菜行业现状

1、行业消费群体

预制菜市场包括B端和C端两类,也就是商家和个人消费者。

B端主要是向酒店餐饮、电商、商超、新兴电商、批发市场,B端主要关注运营成本。

C 端预制菜可应用于家庭、一人食、夜宵、露营四种场景,其中家庭和一人食场景居多,C端用户更注重品质与性价比。

从消费群体特点来看,一二线城市、女性、在职消费者居多,以中青年和已婚人群为主。

消费主体为职场人士,该群体的占比位65.02%,预制菜可解决职场人士没有时间做饭或是减缩做饭时间的问题。

预制菜市场目前主要是B端市场,但 C 端占比不断上升、渗透潜力大。

2、行业潜力大

2022 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预计 2026 年将突破万亿元,过去四年年复合增长20%以上。

餐饮连锁化进程加快,加上外卖和团餐市场发展迅速,降本增效需求推动B端对预制菜的需求增加。

社会结构变化,城镇化和社会家庭小型化驱动C端预制菜市场快速扩容,渗透率不断提升。

3、行业渗透率低

2021 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渗透率仅10-15%,美、日等国家达 60%以上,我国预制菜渗透率低,未来提升空间大。

4、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

根据头豹研究院,2020 年中国预制菜行业 CR10 仅6.7%,其中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均在 2%以下。

行业当前集中度较低,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精细化费用管理改善盈利能力。

5、行业进入壁垒不高

2016-2021 年,每年成立且仍在业或存续的中国预制菜企业主要维持在 12 家左右,2022 年呈现井喷式增长,年内新增 164 家预制菜企业,行业壁垒不算高,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

预制菜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政策方面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7月31日,“扩消费 20条”其中专门提出支持餐饮服务消费,以及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

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

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相关政策表明中央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心,预制菜行业在后续具体政策支持下,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2、经济方面

随着城镇化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前往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生活。

预制菜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人群,收入相对较高,工作繁忙,没时间做饭。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健康意识提升,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提高,不满足于点外卖。

3、社会方面

疫情三年进一步助推居民宅家消费习惯培养。

随着城镇化,未来社会家庭小型化,城市女性普遍上班,没时间做饭。

对商家而言,随着外卖渗透率不断增大,外卖餐饮对产品的品控、出餐速度、口味等需求亦随之增大,外卖餐饮对预制菜的需求扩大。

4、技术方面

冷链技术作为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冷链技术的愈发成熟,给满足食材新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为预制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另外,随着工艺技术进步,预制菜生产环节的“流程把控强+场景覆盖广+同质价更低”优点日益显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pJ8e5zU1LlN_TsywAm2i_j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