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技术百科首页 >大模型知识引擎 >大模型知识引擎如何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

大模型知识引擎如何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

词条归属:大模型知识引擎

大模型知识引擎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可从数据收集、用户画像构建、推荐算法选择与优化、实时反馈调整等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介绍:

数据收集

  • ​显式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主动填写偏好等方式,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需求、职业、年龄等信息。如在线学习平台让用户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领域。
  • ​隐式数据收集​​:记录用户的行为数据,如浏览历史、搜索关键词、停留时间、点赞评论等。以新闻资讯类应用为例,分析用户常浏览的新闻类型和停留时长来了解其偏好。

用户画像构建

  • ​特征提取​​:从收集的数据中提取能反映用户特征的关键信息,如兴趣标签、行为频率、消费能力等。例如电商平台上,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和浏览商品类型,提取出用户对不同品类商品的喜好程度。
  • ​画像生成​​:将提取的特征进行整合和量化,构建完整的用户画像。可以使用标签体系来表示用户画像,如为每个用户打上“科技爱好者”“健身达人”等标签。

推荐算法选择与优化

  • ​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找出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用户协同过滤),或者找出与目标用户已关注内容相似的其他内容(物品协同过滤),然后进行推荐。例如在音乐平台,为用户推荐与其听歌品味相似的其他用户喜欢的歌曲。
  •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分析用户画像和知识内容的特征,为用户推荐与其历史偏好内容特征相似的知识。如新闻客户端根据用户之前阅读的科技类文章,推荐同类型的新文章。
  • 深度学习算法​​: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用户和知识内容进行建模,捕捉更复杂的特征和关系。例如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用户的兴趣动态变化,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推荐。
  • ​混合推荐算法​​:结合多种推荐算法的优势,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如在电商推荐中,同时使用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并根据不同场景和用户特点调整两种算法的权重。

实时反馈调整

  • ​反馈收集​​:实时收集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反馈,如点击率、阅读时长、购买转化率、评分等。通过埋点技术在用户与推荐内容交互时记录相关数据。
  • ​模型更新​​:根据反馈数据对推荐模型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例如,如果某类推荐内容的点击率较低,可适当降低其在推荐列表中的权重,并分析原因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
  • A/B测试​:设计不同的推荐策略进行A/B测试,对比不同策略下的用户反馈指标,选择效果更好的策略进行推广。比如将用户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推荐算法,观察哪组用户的活跃度和满意度更高。

上下文感知推荐

  • ​场景理解​​:考虑用户所处的时间、地点、设备等上下文信息,为用户提供更贴合场景的推荐。如在上班路上为用户推荐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的短文;在旅游景点附近为用户推荐当地的景点介绍和美食攻略。
  • ​动态调整​​:根据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变化,动态调整推荐内容。例如用户在周末和工作日的兴趣偏好可能不同,系统可根据日期自动调整推荐策略。
相关文章
应用实战|大模型驱动的智能知识引擎
大模型(LLM)时代的知识引擎革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在重塑知识管理与应用的范式。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中提炼结构化知识,实现精准
六月暴雪飞梨花
2025-03-05
5451
用大模型LLM进行异构知识融合构建推荐系统
在推荐系统中,用户回存在各种异构行为,对这些行为的有效挖掘能够提升我们对用户偏好和行为的理解。但是,将各类异构行为结合到推荐模型中的传统方法会导致特征稀疏(feature sparsity)和知识碎片(knowledge fragmentation)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大模型LLM从用户的异构行为信息中提取和融合异构知识,然后将异构知识和推荐任务相结合,在LLM上执行指令微调进行个性化推荐。
秋枫学习笔记
2023-10-06
9800
大模型知识引擎全面升级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
2025年以来,随着 DeepSeek 等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突破,AI 智能体热度持续攀升。全球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纷纷入局,智能体正加速向落地演进,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重塑业务流程的关键驱动力。
腾讯云AI
2025-05-22
8440
FuseLLM:大语言模型的知识融合!
小伙伴们好久没见,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山大学联合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论文,关于整合LLM知识能力的框架。
zenRRan
2024-01-31
9920
智能知识图谱:大模型如何实现高效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KG)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系统、问答系统等场景。然而,传统知识图谱构建依赖大量人工标注,成本高且效率低。近年来,随着大模型(如GPT、BERT等)的快速发展,利用大模型自动化生成知识图谱成为可能。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利用大模型实现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包括实体识别、关系抽取和图谱更新,并提供可运行的示例代码和相关配图。
Swift社区
2025-03-03
2.8K1
点击加载更多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