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3D模型在完成初步生成后,通常需要进行后期编辑以满足具体应用需求、提升模型质量和细节表现。后期编辑既可以通过传统3D建模软件完成,也可以结合AI辅助工具实现更高效的调整。以下是AI生3D生成模型后期编辑的主要方法和流程:
1. 模型几何编辑
- 顶点/边/面编辑 通过手动或自动工具调整模型的顶点位置、边界形状和面片结构,修正形状缺陷或优化结构。
- 拓扑重建与优化 重新构建模型拓扑,改善网格均匀性和流线,方便后续动画绑定和物理模拟。
- 细节雕刻 使用数字雕刻工具(如ZBrush、Blender Sculpt Mode)添加或修饰细节,如皱褶、纹理凹凸等。
- 布尔运算 进行模型的加减运算,合并多个模型或切割出复杂形状。
2. 纹理与材质调整
- UV展开与调整 优化UV布局,减少纹理拉伸和接缝,提升纹理贴图质量。
- 纹理绘制与修复 利用绘图软件(Substance Painter、Mari等)手工绘制或修复纹理,增强细节和真实感。
- 材质参数调节 调整PBR材质参数(如金属度、粗糙度、透明度等),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
3. 骨骼绑定与动画准备
- 骨骼绑定(Rigging) 为模型添加骨骼系统,方便后续动画制作。
- 权重绘制 调整顶点对骨骼的影响权重,保证动画变形自然。
- 形态混合(Blend Shapes) 制作表情或形态变化的关键帧,丰富动画表现。
4. 模型优化与修复
- 网格简化 减少多余面数,提升渲染效率,适应实时应用需求。
- 法线与切线修正 优化光照效果,避免渲染瑕疵。
- 错误检测与修复 自动检测并修复自交、非流形边、翻转法线等问题。
5. AI辅助编辑工具
- 智能修复与补全 利用AI自动补全缺失部分,修复破损网格。
- 风格迁移与细节增强 AI辅助纹理风格转换,自动添加细节纹理。
- 语义编辑 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调整模型结构或材质,实现更直观的编辑体验。
6. 导出与格式转换
- 多格式支持 根据应用需求导出为OBJ、FBX、GLTF、USD等格式。
- LOD生成 自动生成不同细节层级(Level of Detail)模型,适应不同性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