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SaaS播客】onboard4. 连线硅谷顶尖Product-Led Growth公司产品经理,聊聊如何打造一流PLG产品

【SaaS播客】onboard4. 连线硅谷顶尖Product-Led Growth公司产品经理,聊聊如何打造一流PLG产品

原创
作者头像
郑超
发布于 2022-09-29 14:15:12
发布于 2022-09-29 14:15:12
476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aaS金羊毛SaaS金羊毛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在Jira、Confluence(都是Atlassian的产品)、Postman、Zoom(中国区给代理商之后是腾讯会议)这几个产品上工作的时间估计占近一半,所以能听到在这些公司工作的华人产品经理的分享是很兴奋的。另外过去一两年也有很多PLG Product-led Growth的声音,如Monica开场所说,伴随着的也有很多噪音。

我是后知后觉的在播客上找到Onboard的,这期是直播回放,来自2021年10月31日的微信直播https://mp.weixin.qq.com/s/ZBJK7oNoUJZryK2OIfMNPg,播客发表于2022年4月5日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18098835。所谓闻道有先后,也不算太晚。听了之后感觉很多观点都是之前有概念的,但从没有集中的回顾和总结过。于是借这次机会,通过飞书妙记将播客语音转文字,再复核修改了几次。因为原播客是没有字幕的,想要边听边看的可以点击 https://u3cexcdeqf.feishu.cn/minutes/obcnam7cc37p582331z3rmuz

以下文字记录基本从播客文字中复制,因为主要是Monica提问、Lingbo/Charlie回答,所以采取问题+我的总结的形式记录,尽量用原话、偶尔夹杂个人观点。以下,Enjoy!

问题:PLG产品有哪些特征?

总结:Lingbo定义的好看好用好玩,可能更本质的是B端产品C端化,以实际用户的价值为重、而不是购买者。所以对客户群体有要求,客户群体要能self service去用去玩产品。所以目前被定义为PLG产品的绝大多数都是面向设计、研发、产品人员的生产力工具,除了本文提到的几个外,还有Monica万字长文的Figma(最近刚被Adobe以200亿美金收购)。

问题:怎么定义metrics?然后你们的哪些产品功能会是围绕这个去做设计和优化的。

总结:

指标的定义是非常关键的,找到这个魔法数字是时也命也,对于Lingbo负责的Activation来说可能7天建3个ticket是有效的。但如果回到Monica的问题,在整个路径中综合考虑onboard activation retention conversion就很难了,Lingbo提到了这个指标是和后续购买有强相关性的,这可能是Data Analyst的能力了。在我前公司产品运营团队(相当于Growth团队)每季度会定义一个增长的指标,产品运营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但问题是不能持续,相当于薅自己产品的流量羊毛,所以短期看是有价值的,但长期看很难衡量,有可能什么都不做随着时间也会增长。另外确实如Lingbo所说,要完成有统计显著性的实验很不容易,idea首先要对,然后要有足够的流量和时间。

Charlie回答的倒是一些更典型的显学。产品负责前期,销售负责后期。由专门的增长团队定指标、做试验、做运营。具体到Postman,user/team的onboard由产品负责,enterprise的onboard由销售负责。

JIRA Service Management,提供试用

核心操作是创建ticket

Postman Monitors功能,在sidebar上所以有较大的自然流量

问题:大家去看所有这些PLG的公司都在往上面,就是现在都会有一个这个 head of growth 。这个 growth team 是 report 给谁,是在 product 下面还是 marketing 下面还是单独一个 team,然后你们平时跟她们是怎样合作的?

总结:

Lingbo提到了非常典型的一点,就是Growth团队是应该和产品团队在一起、还是一个独立的central growth团队。我遇到的也是类似,如果本身产品就在早期不稳定的话,交给central growth团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产品本身还有些其它的优先级,Growth的需求往往排不上优先级。这一点和中台、(设计师等)共享资源都类似,在早期从0-1的时候,全职种的team在一起紧密合作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在后期从1-100的时候,就需要类似技能的team在一起做到可复制了。

Postman的centralized growth team是新搭建的,分几个scrum或者pod,每个pod里面都会配产品经理、工程经理、工程师、data analyst、UX designer、以及centralized UX researching。很多metrics是growth团队和产品团队一起own的。Postman有两个增长和产品设计结合的功能,一个是run Postman collections in a Button,可以将API的使用者直接引导到Postman产品里来;一个是public workspace,可以让Paypal或者Twilio这种大公司生成自己的API portal;这是Postman增长飞轮里的关键一环。(Monica点评:PLG有两种dring forces,一种是公司内部传播的network effect,一种是向外传播的viral growth。)

Postman会提示免费额度已到期,这应该就是Growth团队负责的部分

Run Postman collections in a button,共享的一种选项

我常通过JSON文件共享,效率也挺高的。

Public Workspace,理论上可以直接将右下角的documentation link作为API文档嵌入到官网。

(但实际上由于国内访问较慢所以没有这么做。。)

问题:付费转化从产品角度怎么去设计,怎么去evaluate?大概的conversion rate是怎么样的?

总结:

Atlassian很大程度上是时势造英雄,因为它很早在澳洲创立,只能在线卖到美国欧洲。引入free版本是非常晚的(可能2019年),因为free的东西客户就不珍惜,客户没有从中得到所需的价值。后来为什么又做free,因为涉及到monetization变现,因为之前产品只有1个版本,做差异化提供免费版可以培育不同付费意愿的客户。

这里Lingbo又提到了活跃度metric,只有track的这个metric是能体现出价值的才能保证公司不停地增长,如果track一些很虚化的metric那么最后是不sustainable的。这也是和我之前写的亲身经历是一样样的。

问题:check什么指标需要Sales去介入?有没有专门的enterprise版本,跟pay version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总结:

Atlassian一直track的是用户数量的增长,而不是版本的增长(从低价到高价);sales介入都是由partner去做的。Asana有自己内部的会track每个大Account如Amazon。

Postman最早也没有enterprise version。因为SSO、IAM、User Group、安全、数据安全这些企业级的功能都是近期在做的。现在公司对outbound sales这块投入很大,sales也会看这些数据。如果你这个大的公司有一两个团队已经用 postman 产品了,这些 sales 肯定会 reach out 这些大的企业。Enterprise 付费和团队付费绝对不是一个量级的,另一个角度讲企业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很复杂,和单一用户的需求不一样;买大的 enterprise level 的 plan 的 decision makers 也不一样。大企业CTO/CIO level的人,会关注API governance、API playbook、compliance、API portal、reporting、security;都需要有solution engineer去帮他们做一些脚本或架构设计的。

Postman的版本plan都是CEO定的,产品经理会定义负责的这块产品的free quota,然后单独的要付 add on 的额外付费。要考虑的是比如说我的定价怎么能够也用 growth flywheel这种方式或者PLG这种方式,能够前期让很多的用户免费用或者用低成本的用我的产品发现我产品的价值。所以和整个这个PLG这样的一个营销 strategy 能够一致,这是我考虑的一个问题。虽然可能我这是一个 outlier 一个 add on,但是我大的也是遵循就是公司这样的一个策略。

Postman没有sales去跟进大客户如Amazon,它的策略是让这些 developers 喜欢这个产品,能够认识到这个产品的价值,自发地去支持这个产品。Postman的基础功能是freemium,复杂功能会提供2周的free trial。像 JIRA 你可能要一个团队你才能感受到这个产品的价值。但是像 postman zoom 其实我一两个人,我其实就可以把产品用的比较好,就能体会到了可能到百分之七十八十的价值。Freemium 还是 free trial,其实不是那么一刀切的一个事情,其实是需要去可以结合起来用的。

像亚马逊说 pricing 就是 one way decision ,这改起来很难,所以一时半会也改不了。但是我觉得这里边即使是做 SaaS 的产品,当你产品多了以后,每一个 feature 或每一个产品做定价,这里边还挺复杂的。

Postman的定价,每个plan都有一定的的free quota,Enterprise的定价也是公开的。

Charlie负责的Monitoring是可以通过Add-ons增值包的形式单独购买的。

问题:你们考虑到有几种 pricing,当时具体的几个 pricing 方式,最后你们就怎么取舍的。

总结:

Charlie: 作为B2B SaaS,我倾向于可能更多的是以这个 value-based 去做定价。但这里边更复杂的怎样找到方式去measure你产品提供的 value,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你 pricing 变动的话,其实像我们下一年要变 price,那现在这个月初就已经跟客户进行沟通、充分的沟通,提前给用户时间。如果你想买下一年的话,你现在可以以现在的价格买下一年的这个plan,你可以提前 lock in,给现在的用户这样的机会。

Atlassian有一个strategy and operations team,它就是在统筹一些pricing,还有帮助大家测试,等于是给大家提供一些 operational 的支持。作为上市公司pricing还要在股东大会上沟通。Atlassian的产品基本上是比所有的产品都低。但是他的一些定价的策略是什么呢?因为总是能开发出来新功能,那么这些新功能可能会打包成 add on 然后去给他加价。当然并不是说主要的目标是为了挣钱,而是说发现这个基本功能是大部分人需要的。那么这 add on 可能只是小部分人才有这个付费意愿。所以那我们就把它单独做成一个付费的东西,让别人来付费。然后他也基本上是没有 discount 的Atlassian,他所有的定价都在网上都是公开透明的,包括 enterprise 定价都是公开透明的,这点其实是跟Asana的还有其他的公司都不一样的地方。

问题:低价策略是不是也跟你的产品属性相关呢?

总结:

Founder最开始头脑就非常清楚说我们这个公司的 mission 是想 unleash the potential for every team on the planet 对不对?是想给全球各个团队都能带来这个好处。那么当你考虑到这个 volume 的时候,那你这个价格必然是要低的,因为很多团队是支付不了这么多钱的,所以这时候高定价就是off the table 的一个option了。那么Atlassian当时的策略就是说我这个产品我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圈,我base这个产品定价很低。那么当你生态圈有很多附加的功能的时候,你可以去charge你的钱,就好像我们买一个手机,然后你也可以给 App 去付费。所以这个时候他也给大家更多的选择。这是他的商业模式的一个考虑。那么Asana实际上对比看来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就是一口价嘛很多时候。

像Asana这种,我觉得他当时也没有那么多的样本可以去参考。可能大家就觉得这个价格差不多就这样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比较有意思,就这个东西。第二点是 science,大多数最初的时候都不是science。然后他说是绝对低价还是相对 value,一定是相对 value 的低价。

问题From Neo:PLG的生态,你们觉得在亚太是可行的吗?

总结:

Charlie:用户本身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就是 human nature,无论是你是在哪个国家的用户,其实都有很多一致的地方。PLG我相信肯定你一个产品好的话,有价值的话,不论客户在哪个地方,你把PLG这些东西做完善了就肯定会有效。但具体到具体的策略,你根据你的产品的一个形态或者具体的市场,你会分析怎么去做对吧。如果你只用PLG的话,你做好了,你可能不用销售或专门的这个销售团队或者 channel 也能做,但是很有可能混合的模式、hybrid 模式会更好。你有专门的,尤其你的很多客户是大客户的话,你利用 channel 利用销售,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Lingbo:PLG不是新概念,也不是点石成金的手段。Idea is cheap,大家想法很多时候都是一样的。机遇是很大的一个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这个团队的执行力怎么样。那么能不能针对这个当地市场的情况,能够快速地去调动团队的能动性。然后大家能心往一处使。具体怎么做要看这个产品面对的用户是什么。developer 可能有 developer 的做法,然后协作的软件有协作软件的做法,可能云平台有云平台的做法。所以这个还是要团队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吧。针对你要进入的是中国市场、一线城市还是东南亚市场还是印度,这个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你要招的人可能也会很不同。

Monica:任何的事情都要动态的去看。很多事情就是已经是个彻底的差异,还是说一个阶段性的一个差距,我觉得这个东西首先我们得要去明确了。越是接近头部的用户,他跟国际的差距其实是越小的。那所以从阶段性角度来看的话,其实为什么我一直的观点就是我觉得PLG什么也好,大家都是服务,尤其在中国这种环境更要服务好这些头部的用户,他不是说大厂,而是说自己能力很强的 developer 群体。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聊聊这个SaaS领域爆火的话题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全球SaaS赛道非常热门的话题——产品驱动增长(Product-Lead Growth,PLG)。本文从PLG的定义与适用范围入手。
IT阅读排行榜
2023/02/13
4770
聊聊这个SaaS领域爆火的话题
SaaS公司的高成长秘诀——聚焦“总流失率”丨双语
T客汇官网:tikehui.com 原文作者 | Ajay Agarwal, Ben Vonwiller 编译 | 李哲 衡量客户成功(Customer Success),有很多受人追捧的指标,如净流
人称T客
2018/03/26
1.4K0
SaaS公司的高成长秘诀——聚焦“总流失率”丨双语
纷享销客罗旭:SaaS 公司的战略思考与探讨|腾讯SaaS加速器·CEO说
来源:牛透社  作者:罗旭  编辑 :霜雪 ---- SaaS 在国内发展多年,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快速成长前的摸索期。本文是罗旭结合「纷享销客」多年的经验,从产品战略、销售战略,到组织战略,看 SaaS 企业的战略该如何谋划并落地。 以下为正文(有做删减处理): 谋定而后动——公司定位 公司的未来与商业运营,定位与价值导向极其重要。这一点在成立公司之时,即要想明白。这是商业价值定位问题,是公司的核心。  在不同时期,生产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曾经成功的公司,有几种不同的价值导向: 第一种是市场导向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28
7170
深度:美国顶级SaaS公司发展启示录!
近年来,云计算的日益普及以及从传统软件向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的转变,在此背景下美国的SaaS行业在迅速成长。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期间,美国SaaS收入以25.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869亿美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达到538亿元人民币,与美国SaaS产业2020年869亿美元规模相比,差距明显。
数据猿
2023/03/03
1.1K0
深度:美国顶级SaaS公司发展启示录!
一家市值1300亿美金的SaaS公司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虎嗅Pro|作者:桑明强 ---- Salesforce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 中国SaaS领域的众多玩家,大概没人不想成为市值超过1300亿美金的Salesforce。 作为被Gartner公司连续14年评为特定领域魔力象限的领导者,Salesforce在企业级软件市场拥有较为成熟的生命周期,是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SaaS公司,亦是国内CRM赛道甚至整个SaaS领域玩家争相模仿和对标的范本。 根据Gartner2019年统计,2018年全年Salesforce的CRM板块收入为94.2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5800
企业级SaaS公司HubSpot:如何在4年内做到获客回报率翻倍?
来源:栈外  作者: Brain Halligan ---- HubSpot创立于2006年,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及销售方面的软件服务。而在成立6年后,它遭遇了初创企业典型的发展瓶颈:用户留存率和终生价值低,获客回报率徘徊不前,企业规模也迟迟无法扩大。 2012年,HubSpot面对难题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了“Mary-MOFU-Monetization”战略。就在4年后,HubSpot的获客投资回报率从2.5倍上涨到了5倍,企业规模有效扩大。HubSpot的创始人Brain Halliga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8090
印度 SaaS 的崛起
云创新作为全球范围的努力已超过二十年,改变了整个行业。现在,印度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领导者,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显著的企业家精神。
API 小达人
2023/07/25
2260
复盘Notion从0到100亿美金的增长路径,给Global SaaS公司带来哪些启示?
“当每个人都在收缩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扩张?” 近年来硅谷最火热的PLG产品代表非Notion莫属,上文是联合创始人Akshay Kothari在今年7月接受Protocol访谈时提到的思考。 当时公司向老股东红杉和Index按照前轮百亿美金估值原价出售老股,这在各大SaaS公司估值腰斩和大规模裁员的新闻中显得十分“异类”,但足以让“信仰”Notion的用户和员工倍感振奋。随即公司启动了一项全球范围的宣传活动,在公交车站牌、建筑外墙和户外大屏等各处地方都逐渐布设广告。 图:Notion的线下广告,来自Pro
腾讯SaaS加速器
2022/09/14
1.2K0
复盘Notion从0到100亿美金的增长路径,给Global SaaS公司带来哪些启示?
SaaS增长的第二曲线:寻找中国的Slack和Zoom
本文作者 Patrick:腾讯SaaS加速器导师、硅谷蓝图创始人。 最近大家都在聊怎么找到中国的Slack和Zoom。 Slack和Zoom的成功是商业化的成功。这个毋庸置疑。 毕竟,这类企业商业模式的增长速度,毛利率,持续增长能力,上市前烧很少钱(相对2C)的投资高效率,大家有目共睹。 今天这篇文章旨在寻找他们商业化里面一些隐藏的共性,是我对如何寻找中国Slack和Zoom类企业的一种判断,同时也是对希望长成那个样子的中国企业商业化路径的一个建议和指引。 商业化体系的开放设计 我们做规模化增长设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6/09
7510
工具类SaaS,在国内究竟有没有市场?
相比业务类SaaS,工具类SaaS的IT属性要大于业务属性,产品属性大于服务属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具类SaaS更像是工具软件的互联网化。
云产品技术支持小助手
2022/07/11
1.1K0
未来SaaS创业者将不再沉浸于「大合同」狂欢
国内多数早期企业服务SaaS公司还处在追求规模化销售、提高销售人效比的阶段。但是始终不要忘记关注NDR,了解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吸引老客户。 来源 / ToB行业头条 (ID:wwwqifu) 作者 / 方凯
ToB行业头条
2022/06/28
3930
未来SaaS创业者将不再沉浸于「大合同」狂欢
SaaS 创业者的世界里没有风口,只有客户需求
编者按: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浪潮下,近几年,国内 SaaS 赛道显得格外火热。对 SaaS 创业者而言,风口真的来了吗?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霍太稳认为,SaaS 创业者的世界里没有风口,只有用户和客户需求。一个创业者、企业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敏锐地去发现问题,然后去执着地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新入局的 SaaS 创业者,微梦传媒 / 爱设计 CEO 赵充认为必须要关注四件事:找钱、找人、找方向、修炼心性。SaaS 创业前期需要非常多的粮草,先投入产品研究,再做市场营销,之后才能逐步产生收入;早期要考虑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3/03/29
3070
SaaS 创业者的世界里没有风口,只有客户需求
SaaS企业如何判断 PLG战略是否适合自己?
截止今日,在国内不少的SaaS企业当中掀起了一股以PLG为产品增长驱动的浪潮。 现阶段,国内SaaS厂商遇到最大的两个核心问题就是:1、客单价普遍比较低  2、销售链路过长导致成本支出较大  3、SaaS用户增长容易遇到瓶颈。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想到了PLG(产品驱动增长策略),但PLG并不是万金油,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适应的。 SaaS厂商在决定是否采用PLG作为增长策略之前,需要好好的审视一下,自己的企业及产品是否具备采取PLG策略的原则。 那么什么是PLG? 顾名思义,以产品为主导的增长战略是
腾讯SaaS加速器
2021/12/23
6820
中国SaaS的增长真相|ToB大师课
来源 / ToB行业头条 (ID:wwwqifu) 分享嘉宾 / 戴珂 · 整理 / 樊航
ToB行业头条
2022/04/15
3380
中国SaaS的增长真相|ToB大师课
研究了300家SaaS公司后,总结了这7条发展经验
(一) 如果始终按照原有的方式增长,公司增长将很难持续   那些表现优异的公司在公司发展早期阶段的增长率是非常高的,不过随着公司的发展,增长率将会慢慢放缓。为了实现公司的长远目标,在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你需要有规划地平衡好增长和盈利之间的关系。这种规划不能仅仅反映在领导层面,他应该将这个规划传达给全公司的各级员工,让他们都能做出有助于你目标实现的决策。   在你做2018年以及更长远的规划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明年做的工作和去年是一样的,公司就能实现和去年同样的增长率。因为十有八九,并不会出现你希望的
BestSDK
2018/03/02
6540
SaaS商业实战 好模式如何变成好生意
目前国内对PaaS的理解都不太准确。所谓的PaaS实际上是SaaS公司的内部应用平台,它其实是SaaS的一部分,为了便于从层次概念上进行区分,将其称为应用PaaS(ApplicationPaaS,APaaS)。
yeedomliu
2022/12/03
6420
SaaS商业实战 好模式如何变成好生意
详解SaaS产品的5类核心指标
导读:在SaaS的经营中,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和可能存在的发展机遇。对于企业的不同角色和不同发展阶段,其需要关注的数据指标会有所不同。下面我将根据自己多年从事SaaS产品设计的经验,介绍SaaS常见的5类核心指标。
IT阅读排行榜
2022/04/14
2.4K0
详解SaaS产品的5类核心指标
万字深度解析:Snowflake创纪录的SaaS IPO
来源:M小姐研习录  作者:彼岸的M小姐 ---- 最近SaaS IPO简直可以用蜂拥而上形容。Snowflake, Unity, Asana, Palantir, Sumo Logic... 最受人瞩目的当然是Snowflake(NYSE: SNOW): IPO当日估值超过700亿美金!而今年2月最近一轮一级市场融资估值“仅为”124亿美金! IPO当日收盘价$254, 比IPO定价$120翻了超过一倍 连一向声称“不懂科技”的巴菲特都投了超过五亿美元 关于Snowflake和这个创纪录的IPO
腾讯SaaS加速器
2020/09/25
1.2K0
MLG如何驱动SaaS规模化增长|ToB大师课
来源 / ToB行业头条 (ID:wwwqifu) 分享嘉宾 / 王琤 · 整理 / 樊航
ToB行业头条
2022/06/28
9590
MLG如何驱动SaaS规模化增长|ToB大师课
【SaaS播客】onboard8. MLOps:下一个基础软件百亿美金战场?
机器学习是我一直很关注的领域,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它不像传统软件是把已有的知识固化,而是通过数据衍生(预测、推断)出未知的知识。这种从有限游戏到无限游戏的转变我觉得对拓展思路很有帮助。讨论中提到的Data-centric, HuggingFace(AI Github)等我也在近期略有接触,还是挺前沿的内容。
郑超
2022/10/30
599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聊聊这个SaaS领域爆火的话题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