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分析和利用威胁情报,以更好地了解威胁来源、类型、特征和趋势。威胁情报可以来自内部安全监测系统、第三方安全咨询机构、公共安全情报库等。
通过安全监测、漏洞扫描、事件响应等手段,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威胁,包括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社交工程等。在此阶段,需要分析威胁来源、攻击手段、目标资产等,评估威胁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制定和实施应对策略,包括加固安全防御、修补漏洞、隔离感染源、恢复受损系统等,以减轻威胁对企业的影响。在此阶段,需要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及时响应安全事件,快速限制损失和恢复业务。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加固安全防御、更新补丁等手段,预防和缓解威胁的发生。在此阶段,需要制定安全政策和规程,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御能力,减少威胁的发生。
定期进行威胁评估和演练,检验威胁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漏洞和不足。在此阶段,需要分析安全事件的处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威胁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