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MCE | 外泌体的检测提取机制

MCE | 外泌体的检测提取机制

原创
作者头像
MedChemExpress
发布于 2023-03-16 07:30:09
发布于 2023-03-16 07:30:09
56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生命科学生命科学

近几年,外泌体越来越多的被提起,CNS 里常常有它,自然基金课题总有它,Pubmed 里的文章数量呈现暴风增长,涉及癌症、免疫、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全方位研究,甚至还有美容相关研究。

外泌体 (Exosome) 是什么?

所有原核和真核细胞在生理正常或异常时,均可通过出芽的方式释放各种各样的膜包裹的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到胞外环境中,如外泌体、微囊泡、凋亡小体。胞外囊泡可广泛的分为两类,核外颗粒体(Ectosome)和外泌体。核外颗粒体是从质膜脱离的外出芽小泡,包括直径在 ~50 nm-1 μm 的微泡、微粒和大囊泡。

外泌体是细胞核内体途径起源的、直径在 ~40-160 nm (平均 100 nm)的囊泡。外泌体的产生涉及到一个独特的细胞内调节过程,这可能决定了它们的组成,从而决定了它们的功能。

图 1. 外泌体结构和内容物
图 1. 外泌体结构和内容物

外泌体的产生和分泌

外泌体的产生涉及质膜的双重内陷、和含有腔内小泡(Intraluminal vesicles, ILVs)、细胞内多囊泡体(Multivesicular bodies, MVBs)的形成。ILVs 通过 MVBs 与质膜的融合和胞吐,最终以外泌体的形式分泌到胞外。

质膜的第一次内陷形成一个杯状结构,其中包含细胞表面的蛋白与胞外一些可溶性蛋白,这个过程形成了早期内涵体(Early-sorting endosome, ESE)。ESEs 可发展为成熟的晚期内涵体 (Late-sorting endosomes, LSEs),并最终生成 MVBs。MVBs 是通过质膜双凹形成的,这一过程导致 MVBs 含有多个 ILVs (未来的外泌体)。MVBs 可以与溶酶体或自噬体融合被降解,或与质膜融合以释放所含的 ILVs 为外泌体。

图 2. 外泌体的生成、分泌和分类
图 2. 外泌体的生成、分泌和分类

外泌体的起源和形成方式导致其内容物、形状、大小均有差异,从而会影响受体细胞的不同功能,这种特性被称为外泌体的异质性。外泌体可通过其大小和表面特异性标记被识别,包括 TSG101、Alix、Flotillin-1、CD63、CD9 等。

外泌体分泌途径的分子机制

■ESCRT

说起分泌和转运,不得不提转运所需的内涵体分选复合体(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 ESCRT)。ESCRT 是一个蛋白家族,在 MVBs 膜上连续结合复合物 (ESCRT-0, -I, -II 和 -III),其中 ESCRT-0 通过泛素化依赖途径调控内容物聚集,ESCRT-I 和 ESCRT-II 诱导芽的形成,ESCRT-III 驱动小泡的脱落,而辅助蛋白(特别是 VPS4 ATPase) 允许 ESCRT 系统的解离和循环。

ESCRT-0:ESCRT-0 复合体 (HRS 和 STAM) 不参与出芽和膜分离的过程,因此可作为追踪外泌体来源的依据。HRS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associated tyrosine kinase) 识别单泛素化的蛋白,并与泛素化部分结合将蛋白靶向到 ILVs 上 (蛋白分选到 ILVs 中的过程主要取决于泛素化),并与 STAM、Eps15 和 Clathrin 形成复合体。随后 HRS 招募肿瘤易感基因 TSG101 (ESCRT-I 的组分),ESCRT-0 和 ESCRT-I 一起负责泛素化蛋白的分选。

ESCRT-II :ESCRT-II 是一个异四聚体的蛋白复合物,由 Vps36、Vps22 和双拷贝的 Vps25 组成。Vps36 的 N 末端可与泛素 (内容物蛋白或其它 ESCRT 上蛋白)、以及 ESCRT-I 的 C 末端结合。ESCRT-I/II 的超复合体被证明在 ILVs 的膜变形中发挥重要作用。然后,ESCRT-II 的 Vps25 亚基和 ESCRT-III 的 Vps20 亚基结合,启动 ESCRT-III 工作。

图 3. 外泌体的生物合成 (相关分子)

ESCRT-III:以酵母为例,ESCRT-III 由 Vps20、Snf7 (Vps32)、Vps24 和 Vps2 四个核心亚基、以及辅助蛋白 Did2、Vps60、和 Ist1 组成,在细胞质中,这些亚基都是不活跃的单体,一旦结合膜上,它们形成一个瞬态的 ESCRT-III 异聚合物。前面说到 ESCRT-II 的 Vps25 亚基和 ESCRT-III 的 Vps20 亚基结合, 然后 Snf7 被 Vps24 和 Vps2 包裹 (像帽子盖住),与 Vps20 形成复合体。ESCRT-III 促进膜分离,促使囊泡断离。

■Rab GTPases

Rab 家族的小 GTPases 成员在细胞内 ILVs 的转移中发挥了明确的作用,也参与了 MVBs 与质膜的对接、以及外泌体的释放。其中 Rab27a 和 Rab27b 作用于 MVBs (也叫 MVE,Multivesicular endosomes) 与质膜的对接。Rab27a 抑制后,MVBs 的大小显著增加,而抑制 Rab27b 后导致 MVBs 的向核周围区域的重新分布,此外,Rab27 两个效应因子 Slp4 (SYTL4)和 Slac2b (EXPH5)被抑制后同样抑制外泌体的分泌且分别导致 Rab27a 和 Rab27b 的沉默。

■SNAREs

研究外泌体生物发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识别 MVBs 与质膜融合所需要的 SNARE (可溶性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融合连接蛋白受体)复合物。YKT6 SNARE 被证明是分泌含 Wnt 的外泌体所必需的,而 Syx-5 (线虫同源物 Syntaxin-5),通过 Ral-1 小 GTPase 使 MVBs 靶向质膜。另外,Syntaxin-1A 是神经元特异性的 SNARE,参与突触囊泡的分泌,能影响果蝇的外泌体分泌。

■其它

ARF6 是 ILVs 出芽和外泌体生物合成的调节因子,该调节作用依赖于 ARF6 的效应器 PLD2。

Doa4 N 末端具有一个相当于 MIT 结构域的 α 螺旋结构,直接与 ESCRT-III 的 Vsp20 亚基中类似 MIM1 的序列结合,可促进 ILVs 的形成。

外泌体的摄取

目前还不清楚外泌体是否必须被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内化以引起细胞反应。根据现有研究,外泌体被摄取内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 4. 外泌体的摄取途径

可溶性信号通路:对外泌体表面的配体进行蛋白水解切割或选择性剪接。比如:膜结合的 FasL、TRAIL 和 TNF 可以被金属蛋白酶切割,形成可溶性细胞因子。

近分泌信号通路:外泌体和靶细胞表面的配体和受体邻近,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发挥作用。比如:培养的胎盘外植体或孕妇血浆中的外泌体膜上具有 FasL 和 TRAIL,并通过 NF-κB、CD3ζ 和 JAK3 的下调,来诱导 Jurkat T 细胞凋亡。

融合:例如,研究证实单核细胞来源的微泡可以与活化的血小板的质膜融合,并将蛋白转移到受体细胞,如组织因子和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PSGL-1)。

吞噬作用:吞噬是一种肌动蛋白介导的机制,需要特定的调理素蛋白受体(如 FcR 和补体受体)、清道夫受体或 Toll 样受体的参与。可由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这类“专业细胞”完成,也可由 γδT 等“非专业”细胞完成。例如,单核/巨噬细胞能够更有效地吞噬内化来自红血球 (K562)和 T 细胞白血病 (MT4)细胞的外泌体。外泌体的吞噬作用依赖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I3K)和 Dynamin2。

巨胞饮:少突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tdSer)激活了不具备抗原呈递能力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亚群的大胞吞。外泌体的巨胞饮作用依赖于 Na+和 PI3K,EIPALY294002分别抑制 Na+-H+离子交换和 PI3K 活性,减少外泌体摄取。

受体和脂筏介导的内吞:这两个途径需要外泌体表面的配体与质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在细胞质膜上分别需要存在富含胆固醇和鞘脂的微区。前者也称为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后者包括小窝介导的内吞作用,以及 RhoA-、CDC42-和 ARF6-调控的、独立于网格蛋白和小窝的内吞作用,它们利用 Dynamin、Flotillin 和/或 Rab 蛋白的不同组合。如大鼠肾上腺髓质 (PC12)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部分内化。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外泌体多组学05-EV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研究综述
细胞向胞外环境中释放多种来源于细胞内体或细胞膜的囊泡结构,包括外泌体、微泡等,统称为细胞外囊泡。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信号沟通的一种重要模式,介导了蛋白质,脂质,RNA等活性大分子在细胞间的传递。
生信菜鸟团
2022/05/24
1.1K0
外泌体多组学05-EV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研究综述
巨噬细胞微囊泡依赖CCL2/CCR2信号轴靶向肿瘤和基于SNARE的膜融合促进药物递送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胞外囊泡主要由凋亡小体(Apoptosis Body,APB)、微囊泡(Microvesicles, MIV)和外泌体(Exosomes, Exo)组成。基于外泌体的化疗药物递送系统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其他亚型的细胞外囊泡,特别是微囊泡的治疗潜力似乎被忽视了。
JoJo_Beatles
2021/02/04
8860
巨噬细胞微囊泡依赖CCL2/CCR2信号轴靶向肿瘤和基于SNARE的膜融合促进药物递送
细胞骨架与自噬之间的关系
肌动蛋白的细胞骨架动力学通过促进囊泡货物的生物发生和运输,在大多数形式的细胞内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肌动蛋白动力学和膜细胞骨架支架在巨噬自噬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在专门的囊泡(称为自噬体)中分离细胞废物以回收和降解的过程。因此,支化肌动蛋白聚合对于自吞噬体从内质网(ER)膜的生物发生是必需的。然后,基于肌动蛋白的转运体将来自细胞内部不同膜细胞器的预选货物和碎片用于生长的吞噬细胞。然后,成熟的自噬体通过未知机制从ER膜上脱离,并被运输并与溶酶体融合,内体和多囊泡体通过涉及基于肌动蛋白和微管的运动性,细胞骨架膜支架和信号蛋白的机制。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重点介绍了最近在理解细胞骨架在自噬中的不同作用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
DoubleHelix
2020/06/01
2K0
外泌体的特点、生物发生过程以及三大研究方向介绍 - MedChemExpress
外泌体最先于 1983 年被 R M Johnstone 等人在体外培养的绵羊网织红细胞上清液中发现[1] 。然而,当时学术界认为外泌体只是红细胞的 “代谢废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泌体始终都是一个籍籍无名的 “细胞垃圾”。
MedChemExpress
2024/02/19
7520
外泌体的特点、生物发生过程以及三大研究方向介绍 - MedChemExpress
单细胞+外泌体||10X单细胞RNA测序研究单个细胞单个EVs的转录组学特征
长久以来,我们都是在bulk水平研究细胞外囊泡,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这个之前有一篇综述介绍了囊泡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EV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研究综述。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11/24
9630
单细胞+外泌体||10X单细胞RNA测序研究单个细胞单个EVs的转录组学特征
Nature综述:古菌的细胞生物学
过去十年的研究揭示了古菌在自然界的多样性和无所不在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了它们在生态学、生物技术甚至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大量的的谱系已经被发现,扩大了古菌系统发育的广度,并透露了它们在真核生物进化起源中的核心作用。这些发现,加上在极端环境下培养和实时成像古菌细胞的进展,为更好地理解古菌的生物学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古菌细胞的形态、内部组织和表面结构特征以及膜系统重构、细胞生长和分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还强调了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并讨论了新的和改进的技术将如何帮助解决许多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
SYSU星空
2022/12/31
6640
Nature综述:古菌的细胞生物学
前沿进展 | 拯救消失的记忆:阿尔兹海默症何时能治愈? | MedChemExpress (MCE)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老人会出现健忘和痴呆的症状,是的,阿尔兹海默症。本期小 M  要为大家介绍的话题,要从下面这幅图聊起……
MedChemExpress
2024/10/18
2250
MCE |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自噬是细胞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变性大分子物质或者细胞器的自我消化过程。依据其发生途径,主要分为三种:巨自噬 (Macroautophagy),微自噬 (Microautophagy) 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CMA)。
MedChemExpress
2023/03/08
6770
MCE |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外泌体在肿瘤领域最新研究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直径约30~100nm 的双层膜囊泡状结构小体,可由机体内多种细胞如免疫细胞、干细胞、心血管细胞、 网织红细胞、 血小板、 神经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主动分泌产生, 广泛分布于外周血、尿液、唾液、 乳汁、腹水、羊水等体液中。当其由宿主细胞被分泌到受体细胞中时,外泌体可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来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外泌体在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关键词在PubMed检索,仅2021年外泌体相关研究就已发表千余篇, IF>10的高分文献有68篇。其中无论是研究历史、研究深度还是发文数量,肿瘤都是都是外泌体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主角,今天就给各位老师分享近期发表的两篇肿瘤领域外泌体的高分研究。
生信交流平台
2022/09/21
5060
外泌体在肿瘤领域最新研究
【外泌体】2020国自然研究热点中标摘要参考
小站VIP群里有中标标书的摘要,不过大家使用的并不全面站长挑选几个研究热点的摘要,本期的主题是外泌体。 外泌体 外泌体-1* 肿瘤化疗耐药不仅与肿瘤细胞自身有关,还受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控。外泌体是一类新型的介导细胞间通讯的微小囊泡。我们近期发现小G蛋白RxxxxA在结直肠癌(CRC)中有促癌作用,并诱导化疗耐药,但其机理不明。已知RxxxxA所属的Rab家族是囊泡转运的关键调控因子,而miRNA是外泌体中关键信号分子。我们预实验发现不同CRC细胞中RxxxxA表达与其外泌体分泌能力及耐药指数呈正相关;耐药C
Chris生命科学小站
2023/02/28
2800
人血液外泌体数据库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种纳米级内吞囊泡(40-160nm),含有丰富的内含物(包括核酸、蛋白和脂质等),可以调节受体细胞的行为,并可用作疾病的循环生物标记物。
医学数据库百科
2022/05/17
3980
人血液外泌体数据库
外泌体介绍 - MedChemExpress
此前,小 M 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外泌体了,它是由细胞分泌的包含 RNA 和蛋白质的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中,具有细胞信使功能,参与细胞通讯。
MedChemExpress
2023/01/04
4460
外泌体介绍 - MedChemExpress
单细胞+外泌体|解析ER阴性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机制
MMTV-PyMT转基因乳腺癌小鼠模型,6周、8周、10周和12周模拟不同乳腺癌BC阶段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03/14
8220
单细胞+外泌体|解析ER阴性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机制
cellchat细胞通讯中 prob 与 pval 的含义是什么?
所以首先需要知道每个物种有哪些受体和配体基因,其次要对任意两个单细胞亚群进行组合分析,如果满足了a基因在A亚群并且b基因在B亚群同时高表达就是有通讯,当然了这个也是有统计学指标来量化所谓的同时高表达,不能是仅仅是靠肉眼看。比如cellchat这个算法做细胞通讯, 就有 prob 与 pval 这两个值!
生信技能树
2025/01/07
2750
cellchat细胞通讯中 prob 与 pval 的含义是什么?
Notch 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检测 | MedChemExpress
近期,Cell 刊登了清华大学施一公课题组大作:Structural basis of γ-secretase inhibition and modulation by small molecule drugs,该文阐述了 γ-分泌酶结合三种小分子抑制剂 (GSI) 和一种调节剂 (GSM) 的冷冻电镜结构,并首次展现了 γ-分泌酶结合底物与药物的过程。
MedChemExpress
2023/03/06
5910
Notch 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检测 | MedChemExpress
人类B细胞通过与TNF超家族配体介导抗癌细胞毒性
结果:鉴定出至少六种 B 细胞亚型,幼稚B细胞,生发B细胞、IgM 记忆B细胞、交换B细胞(switched memory)、类似记忆B细胞(memory-like)和浆细胞。证明B细胞具有通过多个质膜相关TNFSF配体的同时活性介导抗癌细胞毒性的先天能力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11/24
4590
人类B细胞通过与TNF超家族配体介导抗癌细胞毒性
调节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 | MedChemExpress
生物体需要通过不断合成和降解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内稳态(Homeostasis)。细胞内物质的降解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 ALP),后者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自噬(Autophagy)。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将自身物质降解使之得以循环利用的现象。
MedChemExpress
2023/02/24
2050
调节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 | MedChemExpress
外泌体研究依然火热!外泌体【生信思路】都有哪些?
近几年来,外泌体研发持续升温,全球科研团队纷纷扎堆此领域,有关外泌体的研究方向的文章陆续发表在在Science、Nature等各大顶级期刊上。
用户6317549
2022/04/09
2.1K0
外泌体研究依然火热!外泌体【生信思路】都有哪些?
8+新热点:外泌体+公开数据的预后相关分析~
肿瘤衍生的外泌体(TEXs)参与肿瘤进展和免疫调节过程,并介导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通讯。尽管外泌体被认为是用于疾病诊断的有前途的液体生物标志物,但很难区分 TEXs 和开发基于 TEXs 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作图丫
2022/12/14
1.2K0
8+新热点:外泌体+公开数据的预后相关分析~
胞葬作用 (Efferocytosis) :程序性死亡细胞临终前最后一站 - MedChemExpress
人体每天都会产生上亿个死亡细胞。将旧细胞清除,给新的细胞留出位置,才能够使组织或器官保持活力与稳态。如果清除过程不顺利,则有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因之一就是凋亡细胞的积累诱发细胞继发性坏死,释放与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导致大范围的炎症反应。因此,清除死亡细胞对维持体内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MedChemExpress
2022/12/23
9880
胞葬作用 (Efferocytosis) :程序性死亡细胞临终前最后一站 - MedChemExpress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外泌体多组学05-EV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研究综述
更多 >
领券
社区富文本编辑器全新改版!诚邀体验~
全新交互,全新视觉,新增快捷键、悬浮工具栏、高亮块等功能并同时优化现有功能,全面提升创作效率和体验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